精益求精 昊科教師參與龍華區精品課研討會
春暖花開,播下希望的種子,學習正當時。為不斷提升昊科教育品質、提升科學教師授課專業素質,與龍華區科學教學深度融合,3月14日昊科教育深圳分公司全體老師參與龍華區教育局成立兩周年成果展(科學和綜合實踐學科)精品課展示活動,與龍華區全體小學科學教師一起學習和聆聽深圳市教科院童海云老師和龍華區教科院熊詩瑩老師對精品課的點評和分析。
一起來回顧下精彩的精品課展示現場:
課程:《給物體分類》
授課年級:小學一年級。
授課教師:上芬小學魯老師
課程:《水的旅行》
對象:一年級3班
授課年級:小學一年級
授課教師:龍華外國語林老師
林老師的課堂如行云流水,通過擬人的手法將水滴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課堂,讓孩子們了解水的認識,引導孩子探索觀察水的特。通過示范觀察方法,邊觀察邊記錄,讓實驗后引導小組匯報,并讓其他同學進行提問,在相互一問一答過程中,孩子們思緒發散,激烈討論,課堂很是活躍。通過水、木塊的對比再次得出水的特征,并細心的將孩子們的回答板書強化,最后問題式的總結,引導回歸生活,保護水資源。一節課下來,有種意猶未盡感覺。
課程結束后,深圳市科學教研員童海云老師對課程的分析和點評。童老師有個習慣,凡是評課,必先與教師溝通交流。在與兩位授課老師的一問一答中,了解老師課程設計意圖以及課程復盤。首先點評魯瑄老師的《物品分類》,童老師引導我們從社會角度、科學角度出發,像一個科學家那樣引導學生怎么分類、設定標準。注重鼓勵引導學生培養二級分類思維。
而后童老師對林葭明老師《水的旅行》課程點評,指出林老師一個細小但意義深遠的小動作,當學生每回答一個重點,便在黑板圈出來強化,行雖微但意深遠,對我們是個很好的示范。同時,提供一句標準表達話術,讓孩子學會科學表達,通過什么樣的觀察方法,得到什么樣的結果。童老師建議,讓孩子開放式探究,真切感知;通過實踐強化認識,個體感知,學會借助參照物認識事物。讓孩子們知道,所有的認識都是通過比較得出,不要孤立,要有所對比,建立科學的視角。最后倡議科學老師,把科學教學當作專業來對待。
童老師的分析點評,立足高地給一線教師科學教學以新的認識,所述之言引發在場教師深刻的思考與反思,也對未來科學教學有明確的方向。
最后,龍華區教科院的熊老師風趣幽默地總結到:科學課,專家上不了,得雜家來上,雜家上不了,得雜技演員來上。其總結充分說明了科學教學的特殊性,因此,龍華區特與昊科教育合作,引進低年級動手課程,以學做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究。完美的解決了低年級教師備材料的難題,同時,課程本身的設計也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科學、愛學科學。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待科學課,需拿出專業專一的態度,用科學探索的精神讓科學課變得更有意義。不懼挑戰、不斷優化、不斷調整,昊科科學教師,始終在路上.....